艺术与建筑

极简主义的本质

探索极简主义在艺术中的精致之美

极简主义可以说是 20 世纪艺术中最大胆、最持久的灵感美学。它一丝不苟地细致推敲,大胆地删繁就简,在色彩、光线、线条、形式等艺术成分上,也许是极致纯粹的典范。最早起源于世纪之交 Piet Mondrian 的新塑主义,到 20 世纪 60 年代在美国的飞速发展,再到今天最鲜明的艺术、建筑和产品设计风格,极简主义一直延续下来并且历久弥新,以它的形象塑造着我们的世界。

极简主义含蓄又令人质疑,它与艺术典范格格不入,有条不紊地萃取视觉文化中最基本的成分,同时探索和拓展艺术创作的形式和潜力。通过挑战我们的本能和引起对艺术最基本角色的思考,极简主义让我们能够客观地看待问题,去除个人因素,只留下纯粹的元素,使主体内容更加鲜明、强烈。

重写现代艺术规则

艺术运动、思想流派和创新的传承很少会是一条可轻松追踪的直线。极简主义和其他任何运动一样,本身就是一种哲学和美学,在视觉文化史上蜿蜒前行了几个世纪,继而在 20 世纪 60 年代纽约的创作热潮中得到巩固。虽然人们可以从古代禅宗艺术中典型的单色空间和线条平面、包豪斯的原色原则以及 Mondrian 充满神秘色彩的构图中找到极简主义艺术美学的证据,但这一运动需要一种对立感才能真正蓬勃发展。

这个对立点来自于抽象表现主义的形式,它表现在 20 世纪中期新巴洛克式风格的美国绘画中,这种画风充满了惨烈的笔触,质感丰富。如 Rothko 和 De Kooning 这样的抽象表现主义者,他们用密集的色彩、巨大的尺幅或疯狂地使用颜料,在画布上灵动地渲染出艺术家的灵魂和心理。极简主义的出现是与此相对应的终极对立,它完全摒弃了内在的情感表现,明确表示要创造“排除一切不必要因素”,创造存在于他们自己现实世界中的艺术作品,而不是模仿或表达除了是它自身以外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极简主义最引人注目、最持久的一面,也是其后现代力量的本质所在。极简主义艺术不试图表现外在的现实,在艺术史上第一次呈现出既不是对周围世界的描述,也不是对内心世界描述的艺术作品。相反,极简主义运动的艺术家们只希望观众仅对眼前的事物做出回应,对占据物理和感官空间的雕塑、绘画和装置作品立即做出回应。纽约艺术家 Frank Stella 在谈到他的极简主义画作时声称:“所见即所见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see)”,这一宣言主张了艺术无欺骗、以及艺术不试图成为任何其他事物而只是简单的艺术。

“Jill”,1959,Frank Stella。 ©2021 Albright Knox 艺术画廊/艺术资源,纽约/Scala, 佛罗伦萨。©2021 ProLitteris,苏黎世。
渐变色、线条和形式
Richard Serra Sculpture,“Forty Years”,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2007。©2021 Lorenze Kienzle/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Scala, 佛罗伦萨。 ©2021 ProLitteris, 苏黎世。

极简主义和极简邻接艺术的核心有一个矛盾之处,那就是,就其本质而言,它利用最基本、最易识别和最低调的色彩、形状、图案和声音等元素,但却会引起观众强大的情感反应。尤其是极简主义雕塑,他们似乎经常以巨大的造型侵入展览或公共空间,引起人们对其存在的原因以及它们的存在如何影响和改变它们所占据的空间的疑问,其平衡感的表现经常给人强烈的震撼。这一点在 Donald Judd 庄重大气的混凝土作品中表现得很明显,几何图形的阴影投射在干旱的沙漠上;Sol LeWitt 令人眼花缭乱的壁画中表现的亦是如此;Richard Serra 的《倾斜的球面》中也表现的格外鲜明,当观者从其弯曲而高耸的平面下穿过时,产生置身其中的震撼感受。

正如极简主义艺术和雕塑具有鲜明的建筑特质一样,极简主义建筑以及那些为极简主义运动的兴起铺平道路的建筑设计同样也具有雕塑和艺术特质。再次重申,在研究极简主义建筑的发展时,包豪斯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它既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也是现代主义和前卫艺术的一个分支。Mies Van der Rohe 和 Walter Gropius,都曾担任包豪斯的校长,他们的建筑融入了包豪斯设计“少即是多”的口号,并倡导使用不加装饰的表面、直线和暴露的建筑材料。Le Corbusier,包豪斯建筑原则的传承者,同样也是以极简主义的方式来处理他的作品,利用空间和光线来实现建筑所需的所有照明和装饰目的。

在其他备受赞誉的建筑师的作品中也能看到极简主义掀起的阵阵波澜,其中最著名的是墨西哥的 Luis Barragán、日本的 Tadao Ando,以及许多在全球各地工作的当代创意家。事实上,从私人住宅到气势恢宏的摩天大楼,都是以极简主义精致时尚的本质为核心设计理念,通过用单色表面、裸露的梁柱和几何线条创造出更多的融洽与和谐,使“建筑的本质”在设计中熠熠生辉。也许正是这种国际主义,这种缺乏文化约束和文化共识需求的情况,使得极简主义不仅仅成为 20 世纪中期的另一场艺术运动,更是成为今天许多视觉文化的基础。极简主义,以及它的细腻和克制所表现出来的美,早已离开了美术馆,走向了全世界。

美之本质

几何、精确、低调。La Prairie 设计的每一个方面都轻松随意地融入了极简主义和包豪斯美学理念。从彰显极简纯粹与优雅的时尚包装瓶,到产品在虚拟和实体环境中的展示,La Prairie 致力于保护和突出美之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