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定义杰作

倾倒众生,惊喜连连,经典传世——创作由此升华至杰作。
2023-10-11

什么样的契机能够将纺线、见解和才华糅合于一件杰作中?比方说一幅世世代代受过无数人赏析的画作,又比方说一座突破功能结构或超越社会认知的建筑。其中到底有什么要素成就杰作?

“给出一个广为接受的‘杰作’定义显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卢浮宫博物馆前任馆长 Henri Loyrette 在 2009 年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The 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s) “The Louvre and the Masterpiece” 展览图册中如是写道。

诚然,我们难以给出精准概括。可以肯定的是,杰作是属于大家的恩赐,是超越时间的事物。它们前所未有,刷新认知。它们从特定时间和文化出发,以独一无二的方式与观众沟通。

按照上述定义,《蒙娜丽莎》可以轻易对上号。文艺复兴画像数之不尽,偏偏就是达芬奇笔下这位端坐的棕发女士,以神秘的微笑迷倒行内行外人。卢浮宫博物馆策展人 Jean-Pierre Cuzin 表示,“此后的肖像历史都脱离不了《蒙娜丽莎》的光环。随便看任何肖像作品,“即便毕加索,无一例外地也从《蒙娜丽莎》得到灵感。” 
…能够和后世历史交缠一起的影响力定当是杰作的标记。从模特的真实身份,到多层色彩之下的原始笔触,《蒙娜丽莎》带来的惊喜层出不穷。当然,单有谜团并不能产生杰作。 

还有一种观点是,杰作始于突破。比方说推陈出新的包豪斯设计学院,理念是排除任何不必要的元素,追求简练至精。二十世纪早期由气派建筑和繁复装饰为主导,包豪斯的出现改写了形态设计,催生出捷克布尔诺的 Villa Tugendhat 等极简主义名家。 

包豪斯首任校长 Walter Gropius 以及继任者 Hannes Meyer 和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的美学原则至今有着全球影响力。20 世纪欧洲的高楼就是典型例子,外墙没有任何装饰,一切从简。然而,包豪斯学院的锐意创新引发保守派的恐慌,在成立之初受到强力压制。 

也许,杰作就是如此自相矛盾;既是世代传颂的经典,相关的研究和借鉴多不胜数,然而神秘感却丝毫不减。奥地利象征主义艺术家 Gustav Klimt 1912 年肖像《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I》,又名《金衣女士》有着无数复制品,然而画家和缪斯的确切关系依旧疑云重重。 

画中金碧辉煌的用色是引起观众好奇的部分原因。 

“当还是艺术史学生时,我就深深着迷于《Adele Bloch-Bauer I》的金色肖像。”维也纳艺术历史学家 Tobias Natter 表示。

也有可能是因为创作时期的独特历史氛围,当时女性正奋力争取教育和社会自由。 

在 Tobias Günter Natter 主编的《Klimt and the Women of Vienna's Golden Age, 1900-1918》(2016)中,作家兼策展人的 Jill Lloyd 博士指出:“Gustav Klimt 的杰出艺术生涯适逢文化、社会和政治事件的发酵,彻底改变女性的社会地位。”

此时,创作技法和社会背景激发关注和好奇,作品从而上升至杰作级别。

不论原因出自神秘感、影响力、美感或是背景,杰作的必然条件是划时代;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时间长河中源远流长。 

《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I》,1907(油画、银箔、金箔/ 帆布),Klimt, Gustav (1862-1918) / Neue Galerie, New York, USA / De Agostini Picture Library / E. Lessing / Bridgeman Images

 

Art, Masterpiece, Gustav Klimt, Bauhaus

了解更多